現(xiàn)在使用U盤裝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成為了主流方法,在制作U盤啟動盤的過程中,我們會遇到需要選擇U盤寫入模式的選項,有USB-HDD、USB-HDD+、USB-ZIP、USB-ZIP+,除此之外還有比較少見的USB-CDROM和USB-FDD等等,不知道要選擇哪一個,那么這些U盤啟動模式有什么區(qū)別呢?看了下面小編分享的各種模式區(qū)別介紹大家就可以明白了。

一、USB-HDD
USB-HDD是 USB Hard Drives 的縮寫,表示硬盤仿真模式,啟動后U盤的盤符為C,該模式需注意區(qū)分U盤和本地硬盤,USB-HDD模式兼容性很高,但對于一些只支持USB-ZIP模式的電腦則無法啟動。
USB-HDD是默認(rèn)模式,也是當(dāng)前大家使用的主要模式~電腦兼容性沒有問題,那么就選擇這種模式吧。
二、USB-ZIP
USB-ZIP表示大容量軟盤仿真模式,在一些主板較老的主板上USB-ZIP是唯一的啟動模式,啟動后U盤盤符為A,USB-ZIP對于新主板電腦來說兼容性并不好,也不兼容2GB以上的U盤。
三、USB-FDD
USB-FDD是Floppy Disk Drive的縮寫,表示軟驅(qū)磁盤驅(qū)動器,目前已經(jīng)被淘汰,只存在于早期的電腦中。FDD模式把U盤模擬成軟驅(qū)模式,啟動后U盤被認(rèn)作軟盤,盤符顯示為A。需要注意的是,支持USB-FDD的機器也會找不到該模式的U盤。
五、USB-HDD+
USB-HDD+是USB-HDD的增強模式,兼容性高于USB-HDD模式,但對僅支持USB-ZIP的電腦仍然無法啟動,在DOS下啟動后U盤盤符也顯示為C盤。
六、USB-ZIP+
USB-ZIP+是USB-ZIP的增強模式,在DOS啟動后盤符顯示A,也有些顯示C:盤(根據(jù)電腦的BIOS支持情況不同),支持USB-ZIP/USB-HDD雙模式啟動,從而達到很高的兼容性。有些支持USB-HDD的電腦會將此模式的U盤認(rèn)為是USB-ZIP來啟動,從而導(dǎo)致大容量U盤的性能有所降低。
四、USB-CDROM
USB-CDROM表示光盤仿真模式,DOS啟動后不占用盤符,大多數(shù)主板都支持這個模式,該模式的U盤可以和光盤一樣使用來安裝系統(tǒng),制作時需根據(jù)U盤型號進行量產(chǎn)。(注意USB-CDROM 會把U盤分為兩個區(qū),一部分不可寫入,一部分可以當(dāng)盤使用,需要量產(chǎn)工具來實現(xiàn))